万安桥,又名洛阳桥,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石梁桥这座桥于宋代皇祐五年四月(公元1053年5月)开始建造,嘉祐四年十二月(公元1060年1月)建成,是由宋代泉州知州蔡襄主持建造的 。
洛阳桥建在泉州城东20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据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记载,这座桥垒址于渊,酾[sh师]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宽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由此可见,洛阳桥已具有较大规模,对于沟通泉州港口至福州和京城的官道,乃至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座桥已经历代多次修缮重建现存的洛阳桥是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建的桥的北端筑有桥堤,桥由堤接出,有40孔,通过江中小岛后,继续南展有七孔,接入桥南端桥堤全桥共有47孔,长为540米若把两端桥堤计算在内,则桥全长为834米桥每孔有花岗石梁七根,每根梁高约50厘米,宽约60厘米,约长11米桥面两旁护以石栏,有石柱500根,石栏长度与桥长相同但栏板石柱今已不全桥墩砌体相当庞大,两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势此外还有石狮28只,石亭七座,石塔九座1932年在原每个桥墩上又添建一个矮墩,在其上置钢筋混凝土板以通行汽车但原石梁仍在原处未动 。
洛阳桥最初建造是十分困难的这里濒临海湾,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时有风潮,西有滚滚万壑流波之倾注,东有澒[hòng讧]灏澎湃潮汐之奔驰(泉州府志·洛阳桥),水势险恶在建桥之前,人们经此来往靠的是渡船,经常发生翻船事故为了祈求过渡平安,这里渡口便取名为万安渡,故桥建成以后也命名为万安桥,它所以另外起名洛阳桥则是因为架在洛阳江上洛阳桥在建桥技术和工艺上有许多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洛阳桥首创了筏形基础由于水势险恶,桥基无法采用传统的打桩工艺,因而另辟蹊径,创造了新的奠基工艺宋代的建筑师和桥工们利用落潮的时间,沿预定桥梁线路,用船装载大石块抛入水底,形成一水底石堤作为桥基据考察,洛阳桥的桥基长500余米,宽约25米这是桥梁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
第二,洛阳桥应用和发展了尖劈形桥墩尖劈形桥墩出现于唐代,是筑于迎着水流方向的一端洛阳桥则把桥墩两端都筑成尖劈形,不仅分开上游江流的冲击力,而且分开下游潮汐的冲击力,达到了减少阻力和保护桥墩的目的。
第三,洛阳桥利用了潮汐的涨落浮运和架设石梁洛阳桥面的大石梁重达数十吨,要把这样重的大石梁在水面上悬空架设,这在古代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条件下,是很困难的但宋代桥工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利用潮汐的水面落差,在涨潮时用船把石梁载至两个桥墩之间,并固定在要安放的位置上方,落潮时石梁便自动架设在预定位置上,顺利完成了石梁的架设作业。
第四,洛阳桥利用了牡蛎胶固桥墩要把桥墩上的石块连结在一起,这在没有速凝水泥的古代几乎是没有办法的但洛阳桥在建造时却巧妙地利用牡蛎的生长特性,神奇般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牡蛎又名蚝,俗称海蛎子,是一种介壳海生动物它附着于其他物体而生长和繁殖,石灰质外壳亦随着生长和繁殖而连绵成片,与附着物牢固地胶结成一体洛阳桥建造时,就利用了这一特性,在桥墩上养殖牡蛎,把桥墩上的石块胶结在一起,形成牢固的整体,防止被冲散,提高了桥墩的坚固性和耐久性这一做法,堪称是一项杰出的科学发明为了保护桥基和桥墩,在桥位标志范围内禁止采牡蛎这在当地成为一条法律,并为历代所沿用。
洛阳桥整座桥全部用当地产的花岗石建成飞梁遥跨海西东,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建成后,成为泉州与内地交通的重要孔道,人们去舟而徙,易危为安,故洛阳桥有万安济众之誉在洛阳桥建成的影响下,福建一带,特别是闽南地区掀起了一个建桥的热潮,先后建造了数十座大中型石梁桥。
转载请注明 河道栏杆、泰孚 整理发布 http://www.tf99.com.cn/cpbk/zxdt/102.html